您现在的位置: 小麦_小麦种类_小麦食品 >> 小麦价格 >> 正文

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让粮食增产千亿公斤

  • 来源:不详
  • 时间:2023/12/17 17:34:52

年,一山东农民将牧草与小麦杂交,通过一株草解决难倒庄稼汉的条锈病,拯救上亿国人,功劳堪比袁隆平,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。

这人名叫李振声,被誉为“当代后稷”和“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”。是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,为中国增产粮食千亿公斤,养活上亿人。

年,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,因为父亲早逝,家境贫寒。

-年,山东连续3年大旱,葱根蒜皮、榆树叶都吃光了。饿是李振声童年最大的阴影,因而解决饥饿也成了他一生的追求。

年,李振声去济南投奔哥哥,找工作时碰巧农学院招人,于是他迈进了山东农学院的大门,那时,他就立下誓言,毕业后,我一定要多种粮食,让大家都有饭吃。

八年后,黄河流域一场不幸且无解的灾难骤然降临,这里爆发了条锈病,这个病也被称之为“小麦癌症”,一旦有麦田感染,就注定减产甚至绝收。

然而当时全世界都拿它没办法,看着田间的农民们满脸沮丧,看着金灿灿的麦田一茬茬的倒下,而自己束手无策,李振声心如刀绞,夜不能寐。

抱着毅然决然的死志,年仅27岁的李振声悍然向这个全世界都无解的大难题发起进攻。

经过大量研究,李振声终于有了惊喜的发现,一种叫偃麦草的杂草对条锈病有很强的抗性,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能不能把草的基因杂交给小麦呢?

但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野草和小麦杂交这项研究,同事们纷纷摇头。

但是李振声决定试一试,他直接在麦田里搭个窝棚,吃住在这里。

但是,研究进行到第七年时,项目依然毫无进展。第八年还发生了一场灾祸,阴雨连绵40多天后突然放晴,冷热交替之下,多株杂交小麦几乎死绝,麦田一片青黄,这可是李振声八年来悉心培育的全部心血啊!

那一天,李振声踉踉跄跄的走在麦田中,仿佛丢了魂魄一般,可突然一抹金黄刺入他的眼帘,有一株小麦种子竟然依旧饱满。

成了,真的成了,这就是他要的抗病小麦,八年心血失而复得!

但李老却没给自己一点点时间去庆功,而是当天就投入到了研究育种的工作中。

这只是少量的种子,而小麦的繁育周期一茬差不多要一年,等到“小偃六号”问世时,已经过去了整整25年,李振声也已经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了两鬓花白的老人家。

杂交小麦培育成功后,中国的小麦种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李老专注于研究的生活。

后来李振声在世界上首创了一套全新的育种方法——小麦缺体回交法,在三年四代的过程中即可完成,大大地缩短了杂交育种时间。

李振声的这一成果,得到了世界各国遗传学家的高度重视。

年,联合-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,停止对华粮食援助的制约,世界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和疑虑消失。

无数个像李振声这样的农业科学家,为此作出了杰出贡献。

李振声和家人却依旧穿着朴素的衣服,过着拮据的生活。始终保留着专属于农民的质朴。

获得的科研奖励悉数捐给了研究所和学生。投身于小麦杂交研究几十年,李老获得了巨大的成就,却忽略了自己的家庭。

于李振声一家而言,团聚是十分奢侈的事情,尽管如此,家人却从未抱怨,反而成为他坚强的后盾。

研究杂交小麦时,李振声得知了母亲病重的消息,他只照顾了母亲几天,便赶回实验田。母亲去世时,李振声还在实验室中做研究。

年,李振声的妻子因为脑溢血住院,此后便一直卧病在床。医院和实验室,风雨无阻地照顾妻子,医护人员都十分感动。

妻子病情好转后,李振声便将她接回家中照顾。李振声专门为妻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,在上面记录了妻子病情的变化,如同对待自己的研究一般严谨。

学术和生活上的压力累垮了李振声,他开始大把吃药,却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。

年到年,小麦培育进入瓶颈期。在这几年间,中国人口增长了万,然而小麦产量却没有增长。

李振声对此十分担忧,如果小麦培育、种植依旧没有突破,最终会坐吃山空。

李振声与其他农业科学家日夜研究,前往各地的小麦种植基地实地考察,寻求突破口。

在河南封丘县,李振声发现,中低产田经过改良,小麦产量从斤增长到了斤,仅年,这个小县城就给国家上交了1.3亿斤粮食。

在国家的支持下,李振声率领名科研人员深入黄淮海平原地区,治理中低产田。

6年之后,全国粮食产量增加亿斤,小麦生产终于突破了瓶颈。

文史故事小屋

李振声不怕苦不怕累,为中国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,以及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大规模改造和治理,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
如今李振声已经90多岁高龄,但仍然经常的出现在田间地头,他的一生就如同他陪伴多年的小麦一样,沉甸甸、亮闪闪。

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,李老将自己的一生交付于小麦的研究。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。

舍小家为大家,始终以农民自居的的李院士,请大家记住他的名字!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jtwfh.com/xmjg/14475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0 小麦_小麦种类_小麦食品版权所有

    现在时间: